首页 资讯 正文

大凉山里的慢火车(暖相册)

体育正文 55 0

大凉山里的慢火车(暖相册)

大凉山里的慢火车(暖相册)

本报记者  游(yóu)  仪 喜德瓦尔学校的(de)学生乘坐慢火车回家。 柏 旭摄 乡亲们在(zài)上下慢火车。 周泽平摄 天蒙蒙亮,69岁的依火达拉牵着山羊,赶到了尼波火车站。7点56分,5633次列车(cìlièchē)到站,在小羊(xiǎoyáng)“咩(miē)咩”声中,依火达拉登上了前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城的火车。 “去县城给(gěi)亲戚送羊哩!赶着牲口,就得(dé)坐慢火车,比汽车快,还更省心。”说话间,依火达拉把羊牵到了“家畜车厢”。 在大凉山腹地,成昆铁路5633/5634次公益性慢(màn)火车穿梭其间50多年,沿线经过38个乡镇,辐射周边97个乡镇。票价数十年不变,最低2元,逢(féng)站必停(bìtíng)。 尼波站一过(yīguò),车厢里慢慢热闹起来。背着山货,46岁的阿依阿呷正要赶往冕宁县泸沽镇(lúgūzhèn)兜售。“这一篓子能卖400块钱,要是坐汽车,光车费就要(jiùyào)大几十元,车里还(hái)挤,大件货物摆不开。”她拍了拍身边鼓鼓囊囊的麻袋,里头是晒干了的大蓟根。 对(duì)老乡们来说,慢火车(huǒchē)是赶集车,帮着大伙把农产品运出大山;对学生们来说,慢火车则是求学车。 喜德瓦尔学校高一学生阿(ā)的阿各,几年(jǐnián)来都坐慢火车上下学。“穿蓝色校服的基本都是我们学校的,车上这一个多小时可以复习功课,写写作业。”阿的阿各觉得“学习(xuéxí)车厢”安静又稳当。 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5年06月23日 15 版(bǎn))
大凉山里的慢火车(暖相册)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