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山西保德: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屏障 永葆美丽底色

体育正文 53 0

山西保德: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屏障 永葆美丽底色

山西保德: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屏障 永葆美丽底色

浅滩上,白鹭低颈觅食。沿河路上,一群摄影爱好者架起(jiàqǐ)“长枪短炮”频频按动快门。河中央(zhōngyāng),见一小舟,舟上有人手持打捞网巡河,这幅(fú)画面来自山西忻州保德县黄河边。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(de)(de)摇篮和国家生态(shēngtài)安全的重要屏障。近年来,保德县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,通过系统治理、科学施策,着力擦亮生态底色,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好转,“母亲河”焕发了新的生机(shēngjī)活力。 黄河流域(huánghéliúyù)保德段 杨志勇 摄 候鸟是生态的(de)“晴雨表”。这(zhè)几年,生态环境得到(dédào)明显改善,黄河岸边的湿地成为各类(gèlèi)候鸟的“驿站”。常常会(huì)看到成群的白鹭、黑鹳休闲踱步、嬉戏。家住韩家川乡的王大爷边说边指着黄河方向,只见涟漪泛泛的河面上,一群水鸟在展翅飞翔,优美的身姿掠过河面,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 余霞成绮(qǐ),微风袭来,傍晚时分,位于保德县城东北部的义门(yìmén)镇庙峁村山巅的玻璃栈道霓虹闪烁,游人如织。人们(rénmen)在玻璃栈道上眺望远方奔流不息的黄河。 “黄河竟然这么清!”在义门镇庙峁村(cūn)的(de)玻璃栈道上,第一次来游玩的四川籍游客发出这样的感叹。 庙峁村作为省级乡村旅游振兴(zhènxīng)示范村,依托黄河天桥(tiānqiáo)峡谷的区位优势,把“山水风光秀(xiù)、农村田园美、城镇韵味浓、人文历史(lìshǐ)厚”作为形象定位(dìngwèi),倾力打造“听黄河涛声、赏晋北风情(fēngqíng)”的乡村旅游目的地,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圈。玻璃栈道管理运营负责人说,玻璃栈道试运营以来,每天都有保德、府谷及周边县域的群众前来游玩,“五一”假期每天游客量均保持在两千人以上。 “近几年,感觉整个县城变了(le)个样,天蓝了、河绿了、路宽了,现在环境好了,早晚(zǎowǎn)出来锻炼身体都感觉身心(shēnxīn)愉悦。”家住铁匠铺的老陈逢人便说周遭环境的变化。 多年来,保德县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(gāozhìliàng)发展,为沿黄镇、村(cūn)发展持续注入活力。如今(rújīn),沿黄镇、村村民正亲身见证着生态蝶变带来的民生红利。 保德县作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区域。为标本兼治(biāoběnjiānzhì)打好(hǎo)黄河干流流经县生态环境(shēngtàihuánjìng)综合治理这一具有山西特点的标志性战役,守护黄河安澜,保德县闻令而动,坚持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作为谋划发展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,不断(bùduàn)夯实生态环境基础。 “以前捡(jiǎn)垃圾是为了赚钱,挑着捡,不(bù)值钱的(de)就不捡。现在全部捡起来,一点也不落。”神山村民马二子说,每天一边锻炼一边就把垃圾捡了。 治理黄河,重在保护,要在治理。保德县委(xiànwěi)相关负责人表示,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这场“大考”中,我们坚持工程措施(cuòshī)和管理措施并重,统筹解决水(shuǐ)生态、水环境(huánjìng)、水灾害等问题。按照制度化、标准化、常态化、网格化、专业化、市场化(shìchǎnghuà)的管理模式,对黄河流经段采取堤防、护岸、清淤、绿化等综合措施,不断加强(bùduànjiāqiáng)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景观提升。 “下一步,我们(wǒmen)将以更(gèng)高标准、更严要求推进(tuījìn)黄河治理,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,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之路,强化区域协同与多元共治(gòngzhì),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齐头并进,努力让(ràng)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。”保德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。(杨志勇) 来源:经济参考网
山西保德: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屏障 永葆美丽底色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